English

走向从容的孙伟雕塑

2001-02-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范迪安 我有话说

我们通常说百年来中西艺术关系的主要表现是艺术观念上的“中西之争”,但在世纪之交的日子里,这种形势似乎悄然地发生了变化,那就是从艺术观念的“中西之争”演化为“中西之竞”。君不见当下的中国艺术业已普遍地陷于观念的漩涡之中,雕塑也不能例外。今天的雕塑在整体上更多呈现出对观念的阐释,或者主要依靠观念而获得存在的理由。在“观念”这个加速场中的竞赛,固然产生了不少新鲜的视觉成果,但也几近使谈论艺术本身失去了可能。“艺术”这个词正在向无疆的领域滑去,它越来越多地依靠它的“身外之物”实现关于它的价值“观念”则成了它最好的载体。这种时代的共性如同经济学上所称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制约着今日艺术家的感觉趋向与语言方式。

孙伟在2000年做出的雕塑在时下耸动视听的观念潮流中却显出一种“个色”的态度和“另类”的面貌。他的这批题为“孔”与“洞”的系列作品不是从观念出发的产物,而是直接面向雕塑材料、从雕塑的形式生成角度进行研究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回到了雕塑“本身”,由而可以引发我们关于雕塑的讨论。但是,它们又不是传统雕塑方式的沿续性作品,它们在材料和语言、语言与含义、感觉与理性之间所形成的新的关系,值得我们分析和思考。其中尤其有意义的,是可以看到孙伟作为一个雕塑家在时代文化背景下所经历的艺术探索道路。

孙伟的这批新作实际上是他近十年艺术发展的逻辑归宿。十年前他从写实雕塑的教学体系中毕业,意味着他从接受经验的受教育阶段进入了需要依靠自己的探索形成自我面貌的创造空间。自由与自主固然提供了实际创作中各种可能性的条件,但落实到作品上,却需要创造精神上或源于内心的自由与自主,这就对孙伟的文化认识和艺术取向提出了挑战。孙伟是经过困惑的,困惑的焦点在于如何补充原有写实雕塑中单一的创作方式和语言经验,在于如何在自我的表达愿望与社会文化新的氛围之间建立真实的联系。这些年来,他一方面在一部分作品中继续发挥他写实雕塑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学术研究的课题,他重点地在雕塑材料和语言方面投以力气,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扩展自己对艺术文化的视域,不断地梳理自己的艺术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他的三个创作系列集中地反映了他思想、情感和艺术表现方式的变化与发展。

第一个系列是1993年至1994年间的《躯体系列》。对于在写实雕塑中沉湎已久的孙伟来说,这个系列可以视为他接触新的雕塑材料与转换雕塑观念二位一体的实验。一方面他从原来擅长的泥塑到直接面对木、铁、绳等自然材料,是从熟悉的语言体系进入到陌生的语言体系,他的重点也在于让这类材料的自然属性转化为作品的生命构件。从整个雕塑80年代发展而来的进程看,虽有不少艺术家已经注意到雕塑材料的拓展与开掘,但总起来说,这方面的探索还只是初成风气,孙伟以大批的作品量显示了他探索雕塑材料的勇气。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在这个系列的生成过程中,他的艺术感觉与更大的社会文化背景联系了起来。他在作品中采用的捆绑、楔入、组合等语言方式,表现出一种裸呈材料特征以作为生命象征的追求,也是释放自我心理潜能和缓解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矛盾的真实需要。这批作品具有醒目的视觉结构及形象,对材料的极端化指认和处理使作品的语言显得十分明确,向内挤压、束缚的力和向外挣扎、迸发的力形成强烈的冲突,特别是那些损伤了木材料表面、楔入木料躯体的钉子,在质地、色彩、肌理上与木料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力量的对峙与对抗。《躯体系列》看上去是实验性的,但由于它在90年代前期的社会转型背景中折射出各种力量纠结、对比、矛盾诸种文化心理,它有了超越艺术家个人兴趣的社会价值。实际上,社会也最后接纳了他,他的这个类型的部分作品最后变成了大型公共雕塑。但是,对新材料语言的尝试并没有使孙伟满足。他在有力的表达的同时也感到尚未吐露关于自我真实状态的心曲。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在80年代就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问题,90年代虽有各种文化思潮激荡和淹没了艺术家表达自我的怀想,但如何寻求自我心理与外部世界的平衡,在孙伟这样不愿追随潮流的艺术家那里,仍然是一个真实的心理情结。在他第二个系列《小角色》中,这种情结得到了抒发和缓解。

《小角色》是后退一步的产物,后退到自我意识的深处,与自己的灵魂作一番真实的对话,作品中的形象所以有一种柔性的姿态和飘浮的姿态,对应了灵魂的自由,像抒情诗里的自白,像在人生旅途中顾盼自己的影子。我相信,这个系列的过程是孙伟艺术发展绕不过去的。经历了这种退避文化观念时流的过程,孙伟的内心才真正获得沉静。

接下来的《孔洞系列》在造型上好像是一个新的开始,但它们是孙伟的思考与感觉趋向统一的内在发展。正是因为孙伟有很好的写实雕塑基础,而且表现特点是方正大度的,他在转向抽象雕塑时,对结构、秩序、节奏等形式感就有了会心的把握。《孔洞系列》的最显著特点不是他运用木、石材料的能力,而是将感性的表现与智性的研究联系了起来。它们在艺术史来源上吸收了西方从抽象主义到极少主义一路发展而来的因素,造型极简洁,保留了大片的材料原生状态,但在孔洞的设置上,隐喻着对生命存在的洞视,使抽象的、冰冷的材质披拂上有活力的人文光彩。抽象艺术在中国发展得并不连续,在雕塑教学中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但是,中国实际上是有创造抽象形态艺术和欣赏这类艺术的传统的,问题是需要艺术家衔接好这方面的感性与当代文化内涵之间的联系。将面向新的文化现实的感觉作为中国型态的抽象艺术的出发点,才有可能使抽象手法具有当代性。孙伟这个系列正提示了这样的话题。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